《鬥魚》徒有框架但卻失了原意 劇透
看完電影後非常失望,不論是以一個鬥魚舊有的死忠粉絲來說、或者是以看一部新電影來說都失望。在預告裡放入14年前電視劇的演員來做為喚醒觀眾回憶的彩蛋與噱頭,進到電影院才發現,這個彩蛋不但不能連貫起電影最後的起承轉[合],還必須靠舊粉絲不斷不斷地腦補才能勉強接上情緒,遑論沒看過原著或電視劇的新觀眾更難找到共鳴的地方。為了確保觀影的客觀性,我還特別找了一位沒看過電視劇與原著小說的友人一同前去,看完後兩人再做討論,兩人都無法肯定這部電影。
我很少寫負評,不是因為看過的電影通通都好看,而是因為一部不好看的電影我不會想再浪費時間寫影評,所以只有看過覺得值得推薦的,會願意花時間特地寫影評推薦大家去看、去參考。那為什麼要寫這部的影評?我想是因為「愛之深、責之切」,因為太過於期待與寄望,當電影無法呈現出應有的水準,甚至我覺得根本連名字都不應該叫做《鬥魚》(原因後面會說明),在這樣失望的心情下,決定寫完這篇文章,是給自己一個交代、是給當年超愛電視劇版本的年少時的自己一個交代,也是給現在年輕觀眾的一個交代。
以下有劇透,請慎入。
先就電影的優點來說,我想會比較客觀一點:
*美術設計:整部電影的光影、服裝、畫面的呈現,包括最後三兄弟倒臥血中的畫面,都屬唯美,不但呈現出1980-1990年代的樣貌,且復古中不失美學,美術設計佔很大功臣。
*音樂:電影中的配樂不論是有歌詞的〈就在今夜〉,還是于皓、小燕子默默彈奏的旋律,都為電影的氣氛加到分數。
*配角的演技:整部電影個人覺得演得最好的是王治平演的裴爸,幾乎不用說話就能感受出嚴父不可挑戰的權威;另一個則是毛弟飾演的豹哥,雖然電影中的豹哥與電視劇相差甚遠,但我想是劇本人設的問題,單就一個靠叔靠爸靠背景硬的死屁孩來說,毛弟詮釋的真的極其令人討厭,這一點來說,是要肯定他的,能演到這麼討人厭就是成功了。
講完優點,接下來要講缺點了(是的,我個人覺得優點就這三項而已了):
*劇本的薄弱:
原著小說並不長,我想就算不以電視劇比較,電影若用二至二個半小時,好好構思,是足以完整傳達出小雛菊的內容,但電影卻把太多時間花在一些看似唯美的場景上,譬如:小燕子被載飆車後雙手飛舞在空中(不是不能有,而是不用那麼久),反而缺少了于皓與小燕子相識、燕子的排斥到後來慢慢愛上的鋪陳,因為缺少了鋪陳,導致觀眾的情感無法入戲,一直覺得哪邊卡卡的、很不順、很突兀。友人說他覺得這兩人的感情也太莫名其妙了?!怎麼突然就愛上對方就在一起了?當觀眾無法融入主角的情感時,這就不會是部能打動人心的作品。
*新生代演員的演技:
其實我很期待新生代演員的表現,整部看下來,我想比較亮眼的就是王淨了,在她脫俗清新的氣質外,給了小燕子一種原本就隱藏在內心的叛逆,這跟原著小說和電視劇都不同,也許可以看成是另一種詮釋,但總覺得是突出卻失了本意的演出。另一位我很期待的演員是吳岳擎,他有著一雙會說故事的眼睛,但我不知道是劇本的問題還是演員本身的問題,他演出了單子的內斂不多話,卻沒能演出單子的機智與沉穩,這個部分我不想太多歸咎在演員身上,畢竟劇本本身就出了很大的問題。另兩位飾演阿奇和紅豆的年輕演員林輝瑝與虹茜演技都太過生澀,總覺得不是那麼自然,有些刻意與尷尬。簡言之,這批新生代演員,要嘛演出不到位撐不起腳色力道,要嘛演成了另外一種版本味道,失了原著本意。
*名為鬥魚卻失去原著精神的劇本:
電影版的鬥魚,說實話,我真的看不出原著的精神在哪裡?除了主角名字一樣,于皓結局一樣,一些場面要素一樣,其他的,都變調了......。也許有人會說,你就把它當作一部新的電影來看就好了啊!何必那麼執著於有沒有跟原著一樣?但我要說的是,你可以是一部新的電影,那你就不要叫做《鬥魚》;你也可以是一部新的叫做《鬥魚》的電影,那你就不要找回14年前電視劇的原班人馬來客串,但你今天打著「電影版」《鬥魚》的名號,又找回當年大家熟悉的演員客串,不就是正式宣告你是純正翻拍(小說或電視都好)《鬥魚》的電影嗎?既然這樣,為何卻連小說最基本的精神都失去了?或者應該說,根本搞錯方向了?這一點,就值得令人失望與生氣。
至於什麼是原著小說的精神?我個人是從小雛菊這篇故事寫在BBS上時,就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狂掉眼淚看完的鐵粉,當初聽說要翻拍成電視劇時也是萬分期待,電視劇也未曾讓我失望過。甚至必須說,電視劇選角之厲害,讓原本不喜歡郭品超及安以軒的我都改觀,因為他們精準詮釋了于皓的霸氣與專情到後來內心的矛盾、小燕子的單純善良柔弱到後來的堅強與令人不捨,必須佩服郭品超確實演出了最帥氣的于皓、安以軒也演出了最令人心疼的主角小燕子。
小說與電視劇之所以讓人動容,就是因為小燕子從原本對于皓的排斥、討厭,到慢慢愛上,為了愛情從義無反顧到犧牲自己,最後為了配得當上大哥的女人以及不讓于皓有弱點把柄給人抓而逼自己強悍起來,那為了愛情的飛蛾撲火,最後得到的卻是失去與遺憾,還有于皓身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衝突與矛盾,就算他外遇你都替他覺得可悲,歹路不要行,對於愛上了不對的人只能勇敢的心疼......。
但電影呢?電影中,我只看到小燕子的離家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于皓,她愛自己比愛于皓多,她的叛逆不是為了于皓而是為了自己,于皓只是一面鏡子,讓她知道原來我也可以這樣叛逆沒關係!且于皓變成一個憨憨的暖男,沒有了霸氣,單子也沒有了機智,只剩下內斂令人摸不著頭緒的陰鬱表情,阿奇還是一樣衝動、脫線、大喇喇,但力道不足,紅豆少了狠勁只剩下義氣還有罵出來軟弱無力的髒話,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鬥魚》啊!甚至到了電影後面,觀眾根本不明白為什麼小燕子要突然刺上了鬥魚的刺青?到底意義何在?!
整體來說,若你是沒有看過電視或小說的新觀眾,我想這部電影可能會讓你看的一頭霧水,情感不連貫、不深入,許多台詞與橋段莫名其妙。若你是跟我一樣抱持著緬懷自己的青春、那曾經為《鬥魚》掉過的淚、痛過的心,那你可能會跟我一樣不爽,這完全失去了原味的《鬥魚》騙了自己的感情與荷包。最後,也是最不爽的就是既然已經失去了原著精神,何必再邀請到14年前那些帶給我們最痛最美好回憶的演員們來客串呢?那只會讓人覺得劇組在消費這些演員、欺騙觀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