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黑暗的時刻》導演回應電影與當前政治局勢的關係
雖然《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 Hour)目前還未正式上映,但這部講述前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帶領英國度過危機的電影已被預測將是明年奧斯卡金像獎的強力競爭者。《最黑暗的時刻》由喬萊特(Joe Wright)執導,先前執導過的作品包括《傲慢與偏見》(Pride & Prejudice)、《贖罪》(Atonement)及《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Hanna)等,在《最黑暗的時刻》中演出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的則是資深演員蓋瑞歐德曼(Gary Oldman)。
依據外電報導,這部電影在試映後獲得了邱吉爾家族後人及專研邱吉爾學者的肯定,雖然片中有增添一些較為戲劇化的片段,但仍被肯定成功描繪了當時身受極大壓力且還未得到廣大民眾及政治支持的邱吉爾所面對的局勢及其領政的情形。麥可畢夏普(Michael Bishop)是邱吉爾國際協會(International Churchill Society)的執行主席暨美國邱吉爾圖書館(National Churchill Library)主任,他除了肯定電影的整體呈現,也讚許了蓋瑞歐德曼在片中的演出,並提到邱吉爾國際協會的其他成員對電影亦多表激賞。
在試映活動上,導演喬萊特被問到拍攝《最黑暗的時刻》是否有受到當前政治局勢的影響,對此他表示開始製作這部電影時英國還未確認脫離歐盟,唐納川普(Donald Trump)也還未當選美國總統,他沒有刻意想拍一部呼應當前政治局勢的電影,只是事情就這麼發生了。此外他指出自己拍電影是為了有所學習成長,而非去教導別人什麼事物,他個人更希望去傾聽,而非力陳己見。(不過)如果人們想要將電影與當前的政治局勢作出一些聯想,或以此作為引起相關討論的契機,那也是很好的事。
內容來源:Var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