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為了自由,你願意付出多大代價 劇透
《返校》這部電影改編自同名遊戲,由赤燭公司發行,關於遊戲的細項與電影的改編還原度究竟如何,這篇文章不做敘述,畢竟個人並沒有玩過遊戲,單純抱持著看一部電影的心態進戲院,並就電影中所感受到的訊息來做分析與分享。原先預期這會是一部恐怖片,的確,片商一開始也用恐怖片的預告來宣傳這部電影,包括遊戲一開始推出都造成極大的話題。或許是因為由遊戲翻拍,電影在呈現上不斷在日景與夜景之間轉換,對於場景頻繁快速零碎轉換不習慣的觀眾可能因此覺得整部電影的劇情交代不夠完整,雖然節奏掌握還有待改進,但在電影想要呈現給觀眾的「意識」我覺得是十分明確的。先說這部電影的優點:
*氣氛的營造
其實這部電影在我心中並不算是「鬼片」,因為並沒有真正的鬼魂出現,片中出現的鬼怪都是由意識形態反映出來的「幻象寓意」(這在之後會做說明)。不管是漆黑的校園、手上蠟燭燭光透射出的影子或是躲在小隔間裡等待鬼差,電影都安排得讓人可以感受到劇中人物的緊張與恐懼。雖然不是真的鬼,但也足夠讓人感受到整部電影嚴肅且緊湊的劇情,白天的白教官依舊給人威權的壓迫感及升旗到一半憲兵來抓人的混亂與惶恐、就算是日景,也沒有很多可以喘息的空間。
*美術設計的用心
要拍時代片,最講究的當然就是背景道具,這部分雖然難免為了因映現在的流行而有所微調,但在學生制服、升旗台、課桌椅、舊講堂、警衛室鑰匙櫃、作業簿、記嘉獎小過的作業單、老師的服裝造型等等,都可以感受到美術組所下的功夫與用心,這點是值得被肯定的,或許唯美了一些,但也是讓年輕世代認識上一個世代的機會。
*電影傳達的意識明確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缺點大概就是不夠恐怖,連我這心臟極小的觀眾都只真正被嚇到一次,但這缺點在我心中也不算缺點,因為如果硬要歸類,我覺得這是一部劇情片,既然是劇情片,嚇到幾次就不是重點了,而是在近兩個小時的片長中感受到多少壓迫感與恐懼。電影要傳達的旨意很明確,就是「自由」、「自由」的重要、「自由」的難得、「自由」的犧牲、「自由」的荒謬、「自由」的代價。
接下來,我將針對電影中的意象與最近的時事進行分析與感想分享。
*操場被帶走的老師與眾人的恐慌
憲兵來到學校,不做任何說明就帶走老師,戴上麻布袋套頭,不用搜索令,不用解釋,不公開透明,現在的我們看來可能會覺得很莫名其妙甚至訝異!但戒嚴時期的台灣就是如此,又或者是說沒有戒嚴的中國此時此刻還正在上演著這樣荒謬的劇情。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沒有真正的自由時,執法單位就可以任意抓人、執行私法、嚴刑逼供只為達到目的,罔顧人命人權,民眾對於政府來說只是隨手就可捏死的螞蟻般不足威脅。你覺得這個劇情很扯嗎?一點都不扯!想想看去年才剛發生的中國藝人范冰冰因逃漏稅一度人間蒸發的事件,還有更多在中國或香港境內莫名消失的人士,這不只是電影,更反映在如今自由開放的世代裡其實威權離我們一點都不遠。
*頭套麻布袋
被抓走的每個人頭上都被套上麻布袋,我覺得麻布袋在這裡有兩個意義:
一、每個被抓走的人都被套上麻布袋代表是在完全被動無知的狀態下被帶走,連要被送去哪裡自己都無法得知,這是一個完全奪去你人權的象徵,不給你任何你應該知道的訊息,剝奪你所有的權利、包括聽覺、視覺、認知。
二、當教官宣布學校抓到危險人士、叛亂分子的老師與學生時,在底下的所有人頭上都套著麻布袋,那些老師或學生並沒有犯罪為何也被套上麻布袋?代表他們所能得知的訊息來源、真實性、所想所知全都是「經過政府篩選、蒙蔽真相後」的假象,他們已經失去知道真相的能力或者說權利,因為全都被政府及有關單位蒙蔽而在無知的狀態下無條件地接收假訊息。如果你對電影的這幕也感到衝擊,那可以想想現在還有多少人活在被媒體、官方社群洗腦的假訊息裡面?這是一樣的恐怖,而且就發生在你我身邊,正在上演中。
*燭光代表微弱的希望
也許是年代關係,所以設定男女主角都是手拿蠟燭一路尋找真相,但蠟燭的燭光其實就代表著希望,卻很微弱。這個微弱的希望隨時有可能被風雨飄搖中的風或雨給滅了,但只要不放棄地點燃,堅持下去,最後終能靠著這點希望看到曙光與真相。如同張老師不斷跟方芮欣和魏仲廷強調的:「只要活著,就還有希望。」活著,代表不能滅的微弱燭光,活著,才有可能看到最後的轉機。
*悲劇性的人物
這邊我想特別提到一個配角,就是警衛室的校工老高,老高可說是非常具代表性的悲劇人物象徵。電影一開始男女主角去找老高拿鑰匙時,只見老高不斷地碎碎念自己為黨為國犧牲奉獻了多少多少,憑什麼因為一群借鑰匙的老師和學生被國家如此對待?老高很明顯的應該已經.......不在世上了,但為何老高的怨念如此執著如此深?甚至最後還是被鬼差給收拾掉?在「黨國合一」的威權體制下,每個人都是被政府利用的棋子,政府不會管你之前為國為黨犧牲奉獻多少,只知道沒有利用價值時想都不想就把你丟棄遺忘,老高代表誰?可以代表這幾年被中共榨乾財富的某知名網購平台創辦人、可以代表三年前被國民黨臨時換掉的總統候選人、可以代表任何一個以「政黨、國家」為名被犧牲丟棄的人,他們的辛酸又有多少人能體會和知道?
*泰戈爾的詩-讀書會
看電影時觀眾可能會有一種違和感或是一種說不上來的荒謬,這群老師與學生小心翼翼、偷偷摸摸、戒慎恐懼地躲在密室裡,結果讀的竟然只是泰戈爾的詩?!可能有人會覺得:「白癡嗎?」、「耍人嗎?」、「拜託誰會為了讀詩冒生命風險啊?!」但在極權政府體制下就是這麼荒謬和令人不可置信,只因為我們現在身處的環境是一個自由開放並多元的狀態,你能想像21世紀的現在還有13億人無法用超好用的萬能Google?不能上超多影音檔案的Youtube?不能用臉書?只能用政府國家「專門創造出來」的微博、百度、優酷等,生活上網都被政府監控著,他們的自由是「政府核准完後給你範圍的自由」,甚至利用電子支付而掌控人民的個資和消費紀錄,這是多麼可怕又荒謬的一件事?但身在這個國家的多數人民卻甘願在這樣被束縛的情況下享受他們以為的自由,只因為黨國教育長年洗腦的狀態下,只有少數人會意識到「自由」的可貴與重要!就如同整個校園那麼多學生老師,也只有這讀書會的少數老師與學生明白自由的可貴與追求自由。
*方芮欣
方芮欣在電影中是告密者,或許是因為罪惡感讓她走上自裁的路,但如同張老師說的,方芮欣只是做錯事,但方芮欣不是罪人,只是被利用了而已,在國家體制的大環境下,方芮欣只是被利用的單純學生罷了。有沒有一種很熟悉的既視感?在香港電影《十年》裡面的一個短片《本地蛋》裡,也有被中共政權操弄的娃娃兵,又像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多少人被信任的親友背叛,無端捲入莫名其妙的鬥爭,或是白色恐怖時期與日治時期的台灣,那些告密者、舉發者、被起底者等莫名其妙進了冤獄的人........
*為了自由,你願意付出什麼?犧牲什麼?
片中,張老師為了自由付出了性命,臨死前也要不斷交代魏仲廷要活下去,因為活下去才能看見希望。魏仲廷為了自由犧牲了片刻的道義,決定招供換取活命的機會,而要活下去的原因也是為了要見證「自由」的到來。多少香港反送中事件的民眾為了自由,付出了時間、精神、體力、甚至是裝備齊全地跟武力警察對峙,有些人因此失明、受傷或喪失性命,他們奮不顧身,只因為他們曾經知道自由的氣味是什麼,而現在的他們水深火熱,每天為了自由奮戰。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篇文章增加了一些政治色彩,電影影評不是應該更客觀中立嗎?但我反而覺得《返校》這部電影是一個非常好的素材告訴大家要正視我們現今的處境,同時省思我們祖父母或父母一輩曾經面對過的恐懼與不公平的待遇,接著好好思考未來該如何才能保住前人用血汗性命換來的珍貴難得卻是我們「現在所享受的自由」。
我出生在民國解除戒嚴前一年,基本上,我有記憶以來所呼吸到的空氣就是自由的空氣,對於一個隨著蔣政府來台的外省第三代來說,「戒嚴」、「白色恐怖」、「在學校講台語會被罰錢」、「禁書」、「學運」這些都是只出現在教科書裡面的「傳說」或離我很遠的「歷史」,我從來不覺得這些有什麼或說我太好命了,也沒從長輩耳中聽過被壓迫等事件,我一直不覺得或應該說沒有足夠強烈地意識到「我們現在所擁有的自由」有多麼珍貴與得來不易?直到我的香港朋友們經歷反送中事件,當身邊有你關心的親人或朋友正在為了自由而奮戰,你必須每天擔心他們的生命安危時,你才會意識到自己有多幸福,也才能意識到這份幸福需要更多人一起努力維持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