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底情深》純情羅曼史的異想世界 劇透
《水底情深》與《艾蜜莉的異想世界》骨子裡其實是姊妹:同樣古怪聰慧的女主角,同樣讓主角格格不入的世界,同樣具有明確主題顏色的攝影畫面,同樣童話風格般的敘事節奏,差別只在讓女主角陷入情海的並不是在色情錄影帶店工作的傻小子,而是來自水中的半魚人。
集可愛與性感於一身的魚人神
雖然是半魚人,但導演與特效總監意圖打造的異種生物有著如同「游泳健將般完美的身材。」導演Guillermo認為這隻半魚情人必須有一雙生動大眼、強壯下巴、 細長腰圍、寬闊肩膀及可以親吻的嘴唇,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性感的屁股。特效總監Dennis Berardi更說:
「這個角色必須看起來很強壯,有英雄般的感覺,但也有一些怪物的特質,但當你看著他的時候,觀眾需要明白他是可愛且吸引人的。」
從以上的訪談及劇中實現的角色設定來看,可愛、健壯、性感、神話英雄、暴虐怪物,這些彼此互相衝突的性質能夠展現在一個生物上,有賴於半魚人強烈的「異類」特質。人類無法想像的屬性,全都能加諸在一個神話中的生物身上。
將這樣的角色屬性暫時剝除,檢視《水底情深》的故事基底,會發現這部作品其實並不是傳達人與異類能夠相戀的異種浪漫譚,而是在表達這個世界中,每個人都具有異質性。不論是故事設定的1962年,或是現世的2018年,人與人之間的鴻溝只有更大,沒有縮小,而強烈意識到彼此差異與自身孤寂的人們,真的還會有純真愛情的可能嗎?《水底情深》就此給出了一個近乎夢幻童話的回答,使用詩歌般的光影與配樂,讓每一個觀眾都被說服:倘若一個啞女清潔工遇上一個神話半魚人都能擁有淒美的愛情,那麼,為何只是擁有一些小小怪癖的我們不能?
謳歌差異,批判共同價值的一則浪漫慰藉
這部電影本質上是一則慰藉,也因此,必須盡可能地謳歌差異性,批判社會的共同價值。如果仔細審視每個角色可以發現差異與傳統價值的對比非常鮮明:由男性科學家主導的T4實驗室、揚言「洗手洗兩次的男人就是孬種」集所有偏執男性沙文主義於一身的保安官硬漢史崔克倫(Michael Shannon 飾演)雖然在當時的確有其社會背景的成立條件,但扁平化的個性及角色塑造上許多讓人厭惡的特質(蠻橫、專制、歧視、性騷擾、讓人作嘔的硬漢風格),讓觀眾本能地厭惡起史崔克倫,連帶厭惡起史崔克倫所代表的社會共同價值。如果這樣的男人就是「一個好的,像樣的人」,那麼這樣的價值似乎也不怎麼需要被尊崇。
與之對比,女主角伊莉莎(Sally Hawkins 飾演)是一個無法說話的啞女;她的鄰居是個同性戀畫家(Richard Jenkins 飾演),她的清潔工朋友薩爾妲(Octavia Spencer 飾演)是個黑人婦女;伊莉莎愛上的也根本不是人類,而是一個半魚人(Doug Jones 飾演)。幾乎所有促成伊莉莎與半魚人戀愛的,都是弱勢或少數,導演刻意強化了這種差異,並將之美化。伊莉莎與魚人分食雞蛋,一起共舞的優美場景,兩人片末在水中的詩意相擁,讓人可以原諒偷渡魚人出去種種天真而過度巧合的計策。缺憾與缺憾相遇,彼此填補,就能夠獲得強大,這似乎是導演告訴我們的表面邏輯。
愛情讓人勇往直前,順風順水
然而實際上,就算劇中這些角色們彼此擁有缺憾,卻仍然缺乏關鍵性的要素:愛情。在偷渡魚人出走後,伊莉莎與魚人在浴室裡相擁的夢幻劇情,可以說是這部電影中的核心片段。水逐漸漫過浴室,同志畫家察覺不對,打開了浴室,發現伊莉莎與魚人緊緊相擁,而伊莉莎露出了狡黠的微笑。那彷彿是區隔畫家與伊莉莎的決定性不同:畫家不敢跟派店男孩告白,最後鼓起勇氣卻被當成怪胎;但得到了愛情的伊莉莎卻能夠讓劇中的所有角色為她倆勇往直前,順風順水。
是的,缺陷當然可以填補,但唯一能填補缺陷的不是另一項缺陷,而是愛情。而且要是一見鍾情,兩情相悅,就算經歷「三聲槍響、兩根手指、一根電擊警棍」也能夠跨越險阻艱困。在這樣的前提下,缺陷的人才能夠圓滿完整。我們看伊莉莎如何說服身邊的朋友們拯救魚人的台詞就可以明白了,伊莉莎說:
「我像牠一樣有缺陷,跟牠一樣發不出聲音。牠不知道我有什麼缺陷,或我有什麼不完整。牠看到的是真實的我。」
「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那我們也不是人。」
這兩句證明了一件事情,不論在這部電影中出現了多少弱勢族群,事實上能夠得到幸福的是「看不見不完整」因而「真實」的人。在那些「真實的人」眼中,從來就沒有缺陷這回事,而不能幫助這些視缺陷為無物的「真實的人」,那些有缺陷的人,甚至也不能視為人。
純情羅曼死成就的純情羅曼史
愛情的力量那麼偉大,為了愛情,這些各有缺陷的人犧牲了自己的公寓、自己的家庭,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好成就這一對苦命情侶。雖然這一對異類戀歌終究有了苦命的憂傷結局,但是人魚王子與無聲的公主總是要有個近似悲劇實則喜劇的結局,才能夠將這段如同水晶一樣晶瑩的愛情放在觸及不到但是無限美麗的角落,就像是《鐵達尼號》的海洋之心,只能夠沉到深海裡與永世青春的傑克作伴,這段愛情註定不會有在現世裡實現的可能。
就是因為片末的純情羅曼死,才能夠成就《水底情深》的純情羅曼史。伊莉莎非死不可,她得把自己的凡胎俗骨還給人世,才能用新生的「沒有不完整」的全新身軀,與人魚王子展開水底的情緣。畫面那麼美,充滿了末世想像與新生的氛圍,於是觀眾們也因領略到愛情而滿足,如此詩意的浪漫想像,心中某些渴望終於能夠成真。我們當然不會想要跟一個魚人談戀愛,但是總會期盼在某個轉角,遇到那個也有些許怪癖,不一定見容於世界的那一個人,攜手共度然後一起跨越這個荒涼世界,因為愛情而獲得了永生。
那就是我們心中的慰藉與夢想,是吧。